用户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留言
最新回复
站点信息
此处花开早——记让河街村正月十一迎花树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它代表着美丽,同时也是希望的代名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着皑皑白雪,寒冷刺骨的北风,憧憬着一个温暖的春天,似乎你都可以感觉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可以闻到空气中的丝丝香甜的花香了,伴着鸟儿欢快的叫声,享受那浓浓的春意。那些美丽的花朵也正是承载着这一切在年复一年的点缀着这个季节。花儿是春天的标志,它们互相喊着春天的消息,打破冷冰冰的冬天相继开放,还大地生机勃勃。

花儿随着时间的变化,选择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来展现自己的美丽。可就有这么一处“神奇”的地方,常常可以出人意料的将不同阶段盛开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甚至在春天就请来了夏荷、秋菊真正来了一次百花大聚会。那么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可以将百花招齐?

原来在每年的正月十一让河街村都会迎来一次隆重的“迎花树”的活动。农历正月十一清晨,金东区孝顺镇南仓村、让河一村、让河二村,爆竹声、锣鼓声、欢笑声齐鸣,一束束扎满“鲜”花的树枝,“走”出农家,在晒谷场上汇集成花的海洋,以其独有的“迎花树”民间娱乐方式,祈祷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围村子的人也都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在这里,来观看这场花的“擂台”。让河街村离我家不是很远,所以我也有幸参加过这个活动,可这也都是长大以后的幸福噢。来看花、抢花的人很多,因此场面会很混乱,作为小孩子是很难有机会接近花树的,那很危险。而今年的春节,我终于圆了一次自己的梦,可以亲自去“摘花”,而不再是摆出一副可爱的样子问那些大人要了。让河街村的“迎花树”活动在就近地区还是小有名气的,就因为它特别。其他地方过春节的时候,不是迎花烛就是迎龙灯,不免有些雷同,而大家也对这些失去了兴趣和好奇。但是,“迎花树”的活动却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更是赏心悦目的,同时更可以体现亲身参与。我想这就是这个活动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其实让河街村是由三个村子连在一起组成的,南仓村、让河一村和让河二村。而每年都是分两拨来举行这个活动的,让河一村和让河二村的花树会集中在一起,而南仓村的花树又是独立门户的。一般都是让河一村和让河二村的抢完了,南仓村的才开始,不过有时候也是交叉在一起的。早上七八点的时候,村民们便会背着自家的花树,来到指定的晒谷场。这时的晒谷场简直可以说是花的海洋,茶花、牡丹、芙蓉、荷花等等都骄傲的在展示着它们的风采。有时人们也会带上他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鲜桔、桂圆、苹果、荔枝等工艺品来到晒谷场,这是象征丰收的。这时候不仅是花漂亮,人们也是都换上节日的盛装,而且个个的脸上都洋溢着春天的笑容,这景象真是美不胜收啊!呵呵。。。而大家聚集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来迎接他们的“娘花”,这是领头的花。这种花树树枝高大,通常有丈把高,花儿直径约40厘米。据说,这树花都是由村里的一些被人们认为吉祥的人才能参与制作的,而且,这些人做花的手艺也一定要好。如果在抢花的时候,你有幸可以抢到这束的花,那可是非常得意的一件事,它被寓为是最大福运的化身,一定可以给你一年的好运。其他的花树上的花朵相对娘花来说都要小一些的,就被相应的被称为子花,它们同样也是福运的替身。当然,这一切都是要等一个仪式进行完以后,才会真正被认为有效的。

在仪式上会有一位道长,他左手拿着水盆,右手则总是不停的向各个花树上洒水,而且口中还会不停的念叨着一些话语,都是些祝福的话,是在向神灵祈求,可以给这个村子的村民又一个好年,风调雨顺!待洒完水后,那些原本普通的花就不再平凡了,在村民和抢花的人看来,它们都有了灵性,都得到了神灵的庇护,是带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愿望的。仪式结束后,村里面还会给每个迎着花树的人分一双馒头和一个红包。馒头原本就有蒸蒸日上的意思,这里更是有丰衣足食的美好寄托。除了迎花树的人可以得到馒头以外,抢花的人也是有机会得到馒头的。那就是抢花结束以后的另一个活动:抢馒头。那也是一个很有气氛的活动。以前大家也许还真的是在乎那个馒头,但现在生活水平好了,这个活动也就真的只是被作为一种娱乐了。大家图个开心而已,觉得这样才有过年的气氛吧。给迎花树的人分完馒头以后,就会有人敲着锣领着“花树们”去每家每户“串门”,子花们在娘花的带领下在村子的每个角落穿梭。这时,抢花地人也就会俟机看好自己中意的花,并跟在花树的旁边准备大显身手。村民们舞动着花树,在一片喜气洋洋中在每家每户门前停留,而主人家则会放鞭炮来表示欢迎和庆祝。所以,随着迎花的队伍一路上你可以听到络绎不绝的鞭炮声,村子上下一片欢腾。虽然,天有时会很冷,却怎么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空气中到处回荡着人们幸福欢乐的笑声,也似花树上俏丽的花一般,要大肆宣告:春天已经近了,又将是幸福的一年。

在“逛”完村子以后,娘花都会带着子花往村子外面的大路上,进行最精彩的抢花了。但在此之前,是绝对不能去乱碰花的,特别是娘花。如果你在这时候按耐不住要伸手去摘花,那必然会引发一场不小的骚动,不仅是来自迎花队伍的保安人员的斥责,更多的是周围同为抢花人的抱怨,因为大家都是带着很高的兴致来的,如果你一个人破坏了规矩就会让整个活动中途泡汤。所以,迎花的保安人员对那些中途就抢花的人是不会客气的。特别是如果有人敢碰娘花,那罪名可就大了。听说,以前还因为这个打伤过人呢,村民们对这项活动的态度有就可见一斑了吧。他们的村子有一个庙,叫做水月庵,是他们用来供奉观音菩萨的。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说观音娘娘非常喜爱鲜花,向观音娘娘献花可除病灾,因而逐渐形成迎花节。所以,花一定要经过了这个水月庵,就是要给观音娘娘献花的意思。等过了这里以后,就会有专门的人在旁边放铳示意。铳声一响,人们便会纷拥而上,向自己喜欢的花发动“进攻”。顷刻之间,原本还五颜六色的缤纷画面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可这个改变却并不可能浇灭人们心头的热情,大家个个都面带笑容,春风得意。花落谁家早就已经不是重要的事了,抢花的人为自己的战利品骄傲,而迎花的人则同样洋洋得意,自己做的花都被一抢而空,这是人们对他无声的称赞。如果此时,作为迎花的人依然高举着完好无损的花树,那才真的是一件尴尬的事了。抢完花后,村民们会将各自的树干带回家去,然后,再次集中在水月庵来向观音娘娘还愿。

这一传统的娱乐活动,一直延续下来。据史料记载,这里的“迎花树”活动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当时三个村庄附近有一个茶花厅,春节期间,人们把自己种植的茶花拿到厅里让人观赏和采摘,但有限的茶花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后来就演变成用手工制作的花让人观赏和“抢摘”。三个村的600余户村民过了正月初五就开始为活动做准备,妇女们绞尽脑汁设计花型,孩子们跑前跑后打下手,男人们则山上砍来常绿树的大枝条。这些大枝条可都是经过精心的选择的,大家都对十一的活动充满了期盼,因此都在尽自己的所能来使活动变得更加精彩,不放过一个细节。而初十得晚上家家户户就将手工制作的芙蓉、牡丹、荷花等用细铁丝扎到树枝上。这些都使用五颜六色得纸做得,寄托了人们得美好祝福。据说,2003中国金华国际茶花大会上,这些花还被邀请去参加了呢,得到了广大的好评。可是现在大家都有些偷懒了,大都买一些布做的花来装上。虽然也很漂亮,可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也许就是那种传统得节日气氛吧!

以前也没有细致的想去知道些关于迎花的事情,只是想着“重在参与”吧。呵呵。。。现在才知道一些细节的东西,原来那个道士洒的水也并不是跟我原先想象得那么平常。他们村子有这么一个传说,以前有一条龙曾经路过他们村子旁边的一个地方,而且还在那留下了一个脚印。后来这里就有了泉水,他们把这个地方叫“龙脚爪”。水就是从这个地方取来的。一般他们都会在初十的晚上去那里取水,村子上一些年轻人会自愿要求去“接水”,这是一项很神圣的活动,是可以给人带来好运的。第二天早上村子上的人便会敲锣打鼓的去迎接他们的归来。然后他们则会把水放拿到水月庵去拜过观音菩萨,这样就可以被拿到晒谷场去交给道长进行仪式了。迎娘花的人也不是随便的,他们最好是刚结婚的新郎官,据说这个可以保佑他们早得贵子。那么迎子花的人呢?他们也必须在前一天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而且不许碰荤菜,据说这是对菩萨的敬意。

    听村上的一些人说,这个活动在解放初期也被明令禁止过,因为那时大力宣传破除迷信,而这个活动也被入了迷信的行列。可是不久当地的村民又再次将它举办了起来,这足可见它的魅力了!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春节庆祝活动都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无穷的创造性为此所增添的些许色彩。但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些却慢慢得被挤到了角落,甚至有些已经被挤出了历史舞台。有时候,我会跟爷爷奶奶坐着聊上一会,他们总是会跟我说一些以前的事,我也知道了很多已经消失了的春节庆祝方式。虽然它们现在都已经不在为人们所知,但它们曾经为人们带去的欢乐却无可替代,也永远留在了那些曾经经历过他们的记忆里。当我们在欢欣雀跃的注视物质文明的进步的同时,是否也该侧过脸看看那些留恋的目光,它们不想就这样走完它们的历程,它们想为下一代下下一代再带去一个传统的中国年。而这一切却又都不是它们所能挽回的,历史潮流无可逆转。所以我们更应该庆幸有那些“死里逃生”的幸存者,是它们在极力保持着中国春节的“原汁原味”!
hujing311 | 2007-3-14 15:10:00  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此处花开早——记让河街村正月十一迎花树
访客Nri7My(游客)不是很符合实际
访客Nri7My(游客) | 2008-7-19 21:49:00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加入群组
用户登陆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友情连接
天涯博客欢迎您!